中国硅业网 - 硅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新闻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新闻资讯 > 南京“硅巷”建设,跑出“合力”加速度
Q.biz | 商业搜索

南京“硅巷”建设,跑出“合力”加速度

信息来源:guiye.biz   时间: 2019-03-13  浏览次数:79

打造城市“硅巷”是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城市更新模式。市委领导近日专题调研“硅巷”建设工作时指出,建设城市“硅巷”,是创新载体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,也是主城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。在我市主城各区,“硅巷”建设正紧锣密鼓地开展,各区杜绝“闭门造车”,奔赴国内外汲取优质经验,助力“硅巷”建设在南京各区“合力”之下加速起跑。

对标高远,考察取经

“硅巷”起源于纽约曼哈顿,在国内,各大城市也正在打造具有自身地域特色的“硅巷”空间。2016年,上海虹口区成为国内首个“硅巷”试验田。2017年,西安莲湖区倍格“硅巷”开业,打造“独角兽”城区。

“今年2月,玄武赴杭州西湖区、上海杨浦区考察了当地‘硅巷’建设。”玄武区科技局局长周正说。在杭州西湖区,玄武区走访了白沙泉并购金融街区和余杭区梦想小镇,在上海杨浦区则先后走访调研了光大特斯联、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和上海创智中心,实地学习高新技术企业孵化、环高校知识圈建设、知识性创新社区打造等方面的经验模式。

去年来,秦淮区组队赴深圳、上海、长沙等地学习取经,走访调研了诸多高校、院所和企业,最终提炼出“创新不仅在园区、更在城市社区”的理念,进而形成“秦淮硅巷”的发展构想、总体愿景和实现路径。

“鼓楼区从去年起,高新区等部门陆续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共同组团,赴成都、武汉、西安以及纽约曼哈顿等先进城区学习建设‘硅巷’经验,收获很大。”鼓楼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,鼓楼区科教资源丰富,在上海考察期间,该区重点结合上海几所知名高校如何携手政府共谋发展“取经求教”。

求同存异,嫁接经验

杭州西湖区白沙泉村依托“泉、茶、山、洞”的人文遗迹,把城中村化身为具有历史风情的金融街区。这一思路给了玄武区很大的启发,在玄武“硅巷”规划中,谭延闿故居等载体将打造为设计产业集聚区。“我们决心立足区域历史文化禀赋,提档升级传统老旧低效载体,让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进。”周正说。

“在深圳考察时,我最深的感触是创新氛围浓厚。”白下高新区园区服务处处长金界春表示,秦淮为营造创新创业生态,将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,重点开展“航空航天技术交流峰会”和“秦淮硅巷创新创业大赛”,打响“秦淮硅巷”创新生态大会的活动品牌。

与此同时,秦淮还借鉴上海的做法,鼓励闲置工业用房改建为都市产业园区,探索面向创新主体的“四个一”工程,以一张信息网、一个综合服务窗口、一条企业服务热线、一套企业数据表的模式,提高服务创新创业的质效。

鼓楼区在“硅巷”建设中则参照杨浦区做法,采用灵活的财税政策,对拿出自身载体用于产业集聚、企业落户的高校科研院所,给予政策支持。同时,借鉴复旦科技园发展模式,成立平台化管理公司,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。

引智留才,主城升级

携手东大,玄武百亿级设计产业群正在酝酿;实施六大工程,秦淮无边界创新园区雏形日渐清晰;锁定两条轴线,鼓楼争创“硅巷”标杆示范……建设“硅巷”,南京有基础有条件,也有独特的优势。而优质资源也需优化引导途径,才能为“硅巷”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。

国际房地产顾问“五大行”之一的戴德梁行今年初推出了研究报告《从“硅谷”到“硅巷”,打造创新型“南京硅巷”》。研究显示,2016年,南京有R&D活动(研究与试验发展)的企业位居全国第二,但专利产出数量不足;在校大学生人数较多,但对本地大学生吸引力不足。南京启动创新名城建设以来,企业的“高品质”升级、人才的聚集度都有大幅提升,创新氛围日益浓厚。

“促进科教资源与产业结合,增加就业吸引力,是提升南京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点。”戴德梁行南京公司副总经理杨波介绍,“硅巷”模式正在全球扩张,各大国际化城市纷纷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“硅巷”空间,包括纽约“硅巷”、英国“硅环岛”等。南京各区推动“硅巷”建设,应培育全球视野谋定而动、高标准高品质建设“硅巷”。

具体做法上,首先应完善硬件和配套设施、产业孵化机制和创业辅导制度,打造真正支撑产业优化升级的众创空间载体。其次,应完善投融资平台及资金奖励机制,联合政府资金及社会资本,以及创新创业企业及龙头企业的专项措施,“双轮驱动”推进产业发展。

此外,还应建立人才资源体系,打造校地融合的创新平台,通过资金奖补、定向赔损、人才服务等政策,提升人才引进力度。同时,通过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城市功能配套,以及开发交流水平的提升,引进国际组织、跨国公司总部和功能性机构,提高外资占比,加强南京对国际企业及外籍人士的辐射力。

本报记者 邓露洁 于洁尘 钟太昌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硅业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