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硅业网 - 硅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新闻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新闻资讯 > 硅片新贵高景签订巨额硅料采购合同,硅片产业格局之战一触即发
T.biz | 商业搜索

硅片新贵高景签订巨额硅料采购合同,硅片产业格局之战一触即发

信息来源:guiye.biz   时间: 2021-03-15  浏览次数:5

  光伏行业景气度高企,各个硅片企业频繁签订硅料长单,加紧对上游资源进行争夺。近日,硅片“新贵”高景系也加入“抢硅大战”。

  3月11日,特变电工(600089.SH)披露,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与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青海高景”)签署15.24万吨的多晶硅采购合同,预计金额约150亿元。

  财经网注意到,青海高景的实控人徐志群同时控制着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广东高景”)。去年12月,广东高景曾砸下170亿元,携手珠海国资委高调入局光伏大硅片领域。随着近150亿硅料长单合同的落地,或足以佐证高景挑战硅片“双寡头”格局的“野心”。

  “十四五”伊始,硅片领域或将掀起一场新格局之战。

  百亿起步的硅片新晋“大玩家”

  据特变电工公告,2021年7月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,新特能源向青海高景公司销售原生多晶硅15.24万吨,订单价格以月度议价方式确定。

  如按照PVInfoLink最新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成交均价11.1万元/吨(含税)测算,本协议总金额预计约人民币149.70亿元(不含税)。

  一出手便是近150亿元的订单,青海高景的实力如何?

  天眼查APP显示,青海高景成立于2021年1月,注册资本500万元,主营业务为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,电子专用材料研发,电子专用材料制造,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等。徐志群直接持有90%股份,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;张振忠持有该公司1%股份,为该公司监事。

来源:天眼查

  财经网注意到,张振忠同时兼任广东高景的监事,徐志群任职广东高景的董事长、总经理,为该公司实控人。徐志群其人则有着多年的光伏从业经验,2008年12月加入晶科能源(JKS.N);2019年3月升任晶科能源首席运营官。2020年11月,徐志群辞去其在晶科能源的职务。

  根据工商变更记录,徐志群辞职后不久,即同年12月8日,便加入了广东高景,担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及总经理。与此同时,由徐志群控制的珠海珠联企业管理合伙企业、珠海天雁投资有限公司相继入股,广东高景的注册资本也从1000万元增加至1亿元。

  两天后,在2020澳珠企业家峰会开幕式上,珠海市国资委与广东高景共同签署了总投资约170亿元的光伏新能源项目投资落地合作协议,协议涉及50GW光伏大硅片项目。

  继百亿投资后,再度抛出150亿元长单合同锁定硅料供应,广东高景高调布局光伏硅片领域背后,是政策利好与多方资本的加持。

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,广东高景光伏项目落户极为迅速,珠海龙头国企华发集团获悉项目团队在国内选址后主动出击,并协助政府部分进行相关招商洽谈,项目团队考察几天后便决定落户珠海,侧面反映出珠海国资对于光伏产业的支持。

  另据华夏能源网报道,除华发集团外,广东高景背后的“金主”可能还有IDG资本。此前,IDG资本曾与华发集团组成财团,共同参与中环集团混改的竞标,高景太阳能项目或许是双方携手的另一次试水。

  目前来看,高景光伏硅片项目的进展也很顺利。1月29日,广东高景50GW硅片项目的第一期正式开工建设,首期15GW项目预计2021年6月即可建成投产,契合此次长单合同约定的采购时间2021年7月。

  能否搅动硅片“双寡头”格局?

  在双碳目标的加持下,“长坡厚雪”的光伏赛道已经引来了众多资本的关注和期待。在“后浪”的冲击下,硅片市场上,以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组成的双寡头格局已开始出现松动。

  截止2020年底,隆基股份单晶硅片产能为85 GW,中环股份单晶硅片产能为55 GW。与此同时,受高毛利的驱使,不断有新玩家入局硅片领域,试图分走一杯羹,部分企业规划产能逼近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的现有产能。

  去年11月份起,上机数控接连宣布与天合光能、东方日升、阿特斯、正泰、通威股份签订单晶硅片长单销售合同,预计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,国联证券预测,上机数控单晶硅产能年内有望突破23GW。另一家在单晶炉、铸锭炉等硅片制造设备深耕多年的京运通,也接连启动高效单晶硅棒投建项目,已建成及正在规划中的硅片产能合计接近40GW。

  按照广东高景珠海的项目规划,2023年,公司50GW光伏大硅片项目将全部达产,可实现年产值约270亿元,有望成为仅次于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的硅片龙头。

  除了产能方面的逼近,作为“新势力”的代表,广东高景极力看好大尺寸硅片的发展前景。徐志群曾在广东高景珠海项目签约时表示,大尺寸+N型硅片,是行业共识,公司将以210MM等大尺寸硅片作为新一代产品。

  事实上,有关硅片的“尺寸之争”由来已久,2019年,中环股份推出210光伏大硅片,率先引领行业向大尺寸硅片方向加速发展。然而,大尺寸硅片的生长、切割等工艺难度较大,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尺寸迭代。目前,隆基股份、晶澳科技、晶科能源、阿特斯等老牌企业仍站在182尺寸阵营,与210尺寸形成对峙。

  然而,在硅片尺寸之争中,业内也尚未形成定论。

  “关于‘182/210’两个大尺寸谁将胜出,这也许是中国光伏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争论了。”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坤对财经网表示,按照半导体芯片和光伏产业发展规律来讲,目前的技术制高点是12寸和210,182应该是更好的一个过渡尺寸产品,牵扯到存量和增量的新旧产能以及产线的迭代利用问题。

  面对搅局者的“冲击”,龙头企业的扩产计划也暂未停歇。根据隆基股份1月15日在投资者交流会上的预计,其2021年底硅片产能可能达到110 GW。近期,中环股份则抛出扩产计划,预计2022年硅片产能将达135GW。意味着光伏企业在产业链内部的竞争将更加激烈。

  在此背景下,“新贵”高景能否搅动原有“双寡头”格局,仍有待时间的检验;可以肯定的是,硅片行业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格局之战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硅业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